5.9 火炬和排放
5.9.3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低温的液化天然气如果就地排放,在排放早期会在地面形成天然气云团,从而形成爆炸性气体环境,因此规定不应就地排放,需密闭回收。例如槽车装车站排净罐内的液化天然气应送回液化天然气储罐回收,而不能直接排放。如果液化天然气进入封闭的排水沟,在受限空间内,液态天然气气化使气团体积迅速膨胀,可能导致排水沟内发生超压爆炸,而气化后产生的天然气则可能串入与排水沟系统相连的周边非防爆区域,在这些非防爆区域形成爆炸性气体环境,如遇点火源,则可能发生火灾、爆炸,对接收站及周边其他设施产生危害。为避免此类情况发生,故规定严禁将液化天然气排至封闭的排水沟(管)内。封闭的排水沟(管)指排水暗沟(管)、下水道和加盖的雨水沟等。
5.9.7 注入吹扫气体是防止火炬回火的有效手段。使用水封罐或阻火器也可以达到将系统管道与火炬筒隔离,起到阻止火炬筒内回火波及到整个排放系统的作用。但由于液化天然气接收站低温火炬气的温度通常低于—100℃,水作为封闭液体时,会造成水封罐因发生冰冻而无法使用,同时也无法找到适应此低温条件,并能够方便和安全使用的封闭液体。采用阻火器时,存在外界水分侵入阻火器出现冰冻堵塞的风险,同时设备成本、操作和维护要求较注入吹扫气的方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