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循环水结垢与腐蚀趋势的确定与判断,对循环水系统的设计与安全可靠运行是重要数据。根据相似条件的运行经验或模拟试验确定是最可靠、最有效的途径。当无上述条件时,用经验公式进行判断,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换热器表面形成的水垢以碳酸钙为主,除非向水中投加磷酸盐,否则磷酸钙垢很少出现,由于硫酸钙的溶解度较大,一般硫酸钙垢很难出现。所以,一般用碳酸钙饱和法进行判断,如:饱和指数(朗格利指数L.S.I)、稳定指数(雷兹纳Ryznar)、结垢指数(帕科拉兹Puckorius)等。实践证明,用稳定指数法判断既方便,又实用。
6
6
表5 稳定指数
稳定指数(RSI) | 腐蚀与结垢趋势 |
<3.7 | 结垢严重 |
3.7~6.0 | 有轻微结垢 |
6.0 | 不腐蚀不结垢 |
6.0~6.5 | 轻微结垢或轻微腐蚀 |
6.5~7.5 | 开始有些腐蚀 |
>7.5 | 严重腐蚀 |
循环冷却水的pH值是影响其腐蚀或结垢的重要因素。加酸减少循环冷却水的碱度,降低其
就工程设计而言,这种计算仅仅是腐蚀与结垢趋势的判断,循环冷却水运行pH值多在 存在,循环冷却水因经冷却塔曝气游离二氧化碳的量很少。因此,循环冷却水的pH值计算可以采用与碱度相关的经验公式。如:
1)理论公式:
pH=lgMr+
2)经验公式:
日本铃木静夫:pH=0.
国内经验公式:pH=6.
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 50050附录C给出的循环冷却水
鉴于上述公式在实际使用中不是很方便,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 50050查曲线的方法也不够直观,因此本规范给出简便公式。此式对碱度在50~
表6 pH(曲线)与pH,(公式)计算结果对比
碱度Mr(mg/L) | 10 | 20 | 50 | 100 | 200 | 300 | 400 | 500 | 600 | 700 | 700 | 900 |
pH(曲线)GB 50050 | — | 6.60 | 7.22 | 7.70 | 8.27 | 8.55 | 8.75 | 8.90 | 9.03 | 9.15 | 9.23 | 9.32 |
pH,(公式)本规范 | 5.90 | 6.44 | 7.16 | 7.70 | 8.24 | 8.55 | 8.78 | 8.96 | 9.10 | 9.22 | 9.32 | 9.41 |
美国BETZ公司数据值 | 5.80 | 6.13 | — | 7.60 | 8.46 | 8.70 | — | — | — | — | — | — |
循环冷却水饱和pH值(pHs)可通过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编的《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
式中:TDS ——总溶解固体量(mg/L);
t——温度(°F),°F=
当系统投加氧化性杀微生物剂NaClO或Cl2时,由于NaClO和Cl2的水解产生NaOH和HCl,因此应对加酸量予以修正。经验数据:投加1mg/L的NaClO(纯度100%),增加1mg/L的硫酸量(纯度98%);投加1mg/L的Cl2,减少0.7mg/L的硫酸量(纯度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