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高压旋喷桩

7.5.1 高压旋喷桩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高压旋喷桩应主要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流塑、软塑可塑黏性土、粉土、砂土、黄土、素填土和碎石土等地层。
    2 高压旋喷桩宜作为开挖深度小于10m的竖井支护。

7.5.2 旋喷桩的直径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1 在无试验资料的情况下,对小型的竖井工程,可根据经验参照表7.5.2来选取桩直径。

表7.5.2 旋喷桩的平均直径(m)

注:N值为标准贯入值。

    2 对大型的竖井工程,应通过现场喷射试验后开挖或钻孔采样来确定。

7.5.3 旋喷桩桩与桩之间的搭接宽度应根据挡土及截水要求确定,考虑截水作用时,桩的有效搭接宽度不宜小于150mm;当不考虑截水作用时,搭接宽度不宜小于100mm。

7.5.4 正截面承载力应按下列规定进行验算:
    1 压应力验算见公式(7.5.4-1):

式中:γ0——结构重要性系数,取1.0;
      γcs——旋喷桩墙体平均重度;
      z——墙顶至计算截面的深度;
      M——单位长度旋喷桩墙体截面弯矩设计值;
      W——旋喷桩墙体截面模量;
      fcs——旋喷桩墙体开挖龄期抗压强度设计值。
    2 拉应力验算见公式(7.5.4-2):

7.5.5 旋喷桩单桩承载力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确定:
    1 旋喷桩单桩承载力应经过现场试验确定。
    2 若无法进行现场试验时,对单桩承载力Ra可按照公式(7.5.5-1)和公式(7.5.5-2)取其中的小者。

式中:fcu——与旋喷桩桩身水泥土配比相同的室内加固土试块(边长为70.7mm的立方体)在标准养护条件下28d龄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kPa);
      η——桩身强度折减系数,可取0.35~0.50;
      n——桩长范围内所划分的土层数;
      li——桩周第i层土的厚度(m);
      qsi——桩周第i层土的侧阻力特征值(kPa),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有关规定或地区经验确定;
      qP——桩端地基土未经修正的承载力特征值(kPa),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有关规定或地区经验确定;
      D——桩的平均直径(m);
      AP——桩身横截面面积(m2)。

7.5.6 旋喷桩应在施工后一周内进行开挖检查或采用钻孔取芯等手段检查成桩质量,若不符合设计要求应及时调整施工工艺。

7.5.7 旋喷桩墙应在设计开挖龄期采用钻芯法检测墙身完整性,钻芯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2%,且不应少于5根;并应根据设计要求取样进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

7.5.8 构造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当变形不能满足要求时,宜采用基坑内侧土体加固、水泥土墙插筋加混凝土面板以及加大嵌固深度等措施。
    2 旋喷桩墙应采取切割搭接法施工。应在前桩水泥土尚未固化时进行后序搭接桩施工。施工开始和结束的头尾搭接处应采取加强措施,消除搭接沟缝。
    3 当设置插筋时,桩身插筋应在桩顶搅拌完成后及时进行;插筋材料、插入长度和出露长度等均应按计算和构造要求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