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巡检与维护
10.2.1 一般规定
10.2.1.1 检查人员应穿戴工作服装,携带工具、物品和有关维护技术资料。
10.2.1.2 应按规定路线进行逐点巡检,做好巡检记录。
10.2.1.3 对于异常情况应结合运行人员提供的信息,及时分析判断和处理。
10.2.1.4 对未能及时处理的问题应做好汇报和记录。
10.2.2 日常巡检与维护
10.2.2.1 控制中心和有人值守站每天应进行一次巡检。主要涉及的内容有:
——通过人机界面检查全线各站或本站管道工艺运行和设备状态。
——操作员工作站运行状态。
——人机界面上重要参数与现场仪表指示的差异。
——人机界面上阀门与现场阀门状态的差异。
——PLC/RTU/SIS设备运行状态。
——通信和网络设备运行状态。
——站控室监控仪表装置运行状态。
——UPS电源运行状态。
——机柜内接线状态。
——机房温度、湿度范围及空调、加湿机及干燥机的运行状态。
——机房的防尘、防水和防动物设施状态。
——场区过程仪表控制设备运行状态。
——火灾检测仪表运行状态。
——仪表设备动力源、管路和管线技术状态。
——仪表控制设备的清洁。
10.2.2.2 每天在远程终端上对无人值守站仪表自动化设备运行进行检查。每月宜对无人值守站现场进行一次巡查。
10.2.3 定期巡检与维护
10.2.3.1 对输油管道的仪表和SCADA系统设备每半年至少应进行一次巡回检查与维护。
10.2.3.2 对输气管道的仪表和SCADA系统设备每一年至少应进行一次巡回检查与维护。
10.2.3.3 在巡回检查与维护前应编制方案,方案中有影响生产运行的内容时,应报相关主管部门审批。
10.2.3.4 每次定期巡检与维护应包含的内容:
——测量仪表检定或校准。
——执行器和常用设备控制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罐区消防系统除外)。
——操作员工作站检查。
——人机界面上重要参数与现场仪表指示的差异检查。
——人机界面上阀门与现场阀门状态的差异检查。
——PLC/RTU/SIS设备检查。
——通信和网络设备检查。
——站控室监控仪表装置检查。
——机房内环境温度、湿度和接地电阻的阻值检查。
——对空调机、加湿机和干燥机进行维护保养。
——UPS断电后持续供电时间检查。
——紧固一遍机柜内所有非弹簧接线端子螺丝,搞好设备的清洁。
10.2.3.5 除10.2.3.4内容外,每年还应安排一次如下工作内容:
——对操作员工作站进行一次磁盘整理。
——进行热备冗余计算机设备和通信信道的切换实验,记录切换时间,检查系统运行的状态。
——对各站调节回路的“手动—自动”切换、手动输出和PID参数设置等进行检查。
10.2.3.6 除10.2.3.4内容外,每三年还应安排一次如下工作内容:
——对计算机和受控设备进行联动试验,不具备联动条件的应进行模拟测试。
——对各站和全线的安全联锁保护程序进行模拟测试。
——对PLC/RTU/SIS系统模拟量输入模块每个通道的0%,50%,100%三点进行准确度校准。
——对PLC/RTU/SIS系统模拟量输出模块每个通道的0%,50%,100%三点进行准确度校准。
——通过测试程序检查PLC/RTU/SIS系统开关量输入模块的变位响应状态。
——通过测试程序检查PLC/RTU/SIS系统开关量输出模块的变位响应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