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地下管道

5.5.1 地下管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一级地管、二级地管宜采用钢制管道,三级地管应采用钢制管道。
    2 当管道公称直径不大于500mm时,应采用无缝钢管;当管道公称直径大于500mm时,宜采用直缝埋弧焊焊接钢管,焊缝应进行100%射线探伤。
    3 管道设计壁厚的腐蚀余量不应小于2mm或采用管道内防腐。
    4 管道的外防腐等级应采用特加强级。
    5 管道的连接方式应采用焊接。

5.5.2 当一级地管、二级地管采用非钢制金属管道时,宜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膜防渗层,也可采用抗渗钢筋混凝土管沟或套管。

5.5.3 地下管道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膜防渗层(图5.5.3)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高密度聚乙烯(HDPE)膜厚度不宜小于1.50mm。
    2 膜两侧应设置保护层,保护层宜采用长丝无纺土工布。



图5.5.3 地下管道高密度聚乙烯(HDPE)膜防渗层示意
1——膜下保护层;2——高密度聚乙烯(HDPE)膜;3——膜上保护层;4——砂石层;5——中粗砂


5.5.4 抗渗钢筋混凝土管沟防渗层(图5.5.4)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沟底、沟壁和顶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抗渗等级不应低于P8,混凝土垫层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15。


图5.5.4 抗渗钢筋混凝土管沟防渗层示意
1——混凝土垫层;2——管沟;3——砂石垫层;4——中粗砂;5——管沟顶板;6——防水砂浆

    2 沟底和沟壁的厚度不宜小于200mm。
    3 沟底、沟壁的内表面和顶板顶面应抹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厚度不应小于10mm。

5.5.5 抗渗钢筋混凝土管沟应设变形缝,变形缝间距不宜大于30m。变形缝应设止水带,缝内应设置填缝板和嵌缝密封料。变形缝的构造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石油化工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范》SH/T 3132的有关规定。

5.5.6 管沟结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有关规定。

5.5.7 当地下管道防渗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膜和抗渗钢筋混凝土管沟时,宜设置渗漏液检查井,渗漏液检查井间隔不宜大于100m。渗漏液检查井宜位于污水检查井、水封井的上游,并宜与污水检查井、水封井靠近布置。渗漏液检查井的平面尺寸宜为1000mm×1000mm,顶面高出地面不应小于100mm,井底应低于渗漏液收集管300mm。

5.5.8 渗漏液检查井的做法应符合本规范第5.4.6条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