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水池、污水沟和井
5.4.1 混凝土水池、污水沟和井的耐久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有关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
5.4.2 一般污染防治区水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0mm。
2 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不应低于P8。
5.4.3 重点污染防治区水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0mm。
2 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不应低于P8,且水池的内表面应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或喷涂聚脲等防水涂料,或在混凝土内掺加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剂。
3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厚度不应小于1.0mm,喷涂聚脲防水涂料厚度不应小于1.5mm。
4 当混凝土内掺加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剂时,掺量宜为胶凝材料总量的1%~2%。
5.4.4 一般污染防治区污水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结构厚度不应小于150mm。
2 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不应低于P8。
5.4.5 重点污染防治区污水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污水沟的结构厚度不应小于150mm。
2 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不应低于P8,且污水沟的内表面应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或在混凝土内掺加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剂。
3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厚度不应小于1.0mm。
4 当混凝土内掺加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剂时,掺量宜为胶凝材料总量的1%~2%。
5.4.6 重点污染防治区污水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00mm。
2 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不应低于P8,且污水井的内表面应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或在混凝土内掺加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剂。
3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厚度不应小于1.0mm。
4 当混凝土内掺加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剂时,掺量宜为胶凝材料总量的1%~2%。
5.4.7 在涂刷防水涂料之前,水池应进行蓄水试验。
5.4.8 水池、污水沟和井的所有缝均应设止水带,止水带宜采用橡胶止水带或塑料止水带,施工缝可采用镀锌钢板止水带。橡胶止水带宜选用氯丁橡胶和三元乙丙橡胶止水带;塑料止水带宜选用软质聚氯乙烯塑料止水带。
5.4.9 钢筋混凝土水池的设计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石油化工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范》SH/T 3132的有关规定。
5.4.10 非混凝土水池的防渗层宜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膜,并应采取抗浮措施,高密度聚乙烯(HDPE)膜防渗层应符合本规范第5.2.11条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