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 地电位梯度与杂散电流方向的测试
A.3.1 地电位梯度与杂散电流方向的测试应包括下列步骤:
1 在管道附近适当位置的地面上布设4只相同的参比电极。参比电极应分为两组,每组2只参比电极,其中一组应沿平行于管道的方向布设,另一组应沿垂直于管道的方向布设。每组两电极之间的间距不宜小于20m,两组电极的电极间距应相同,两组电极应对称交叉分布(图A.3.1);
2 在每组2只参比电极之间连接一块直流电压表;
3 将直流电压表调至适宜的量程,以相同的时间间隔同时记录两块直流电压表的测试值VA和VB,并记录测试时间;
图A.3.1 地电位梯度与杂散电流方向测试接线图
1-a、b、c、d四支铜-饱和硫酸铜电极;2-测试导线;3-A、B两块直流电压表
4 按本标准附录A.3.2条的规定进行数据处理。
A.3.2 地电位梯度与杂散电流方向测试数据应按下列步骤进行处理:
1 按照电压测试值的正负将测试值分成[VA(+)VB(+)]、[VA(+)VB(—)]、[VA(—)VB(+)]与[VA(—)VB(—)]四种读数组合,各读数组合中的VA(+)、VA(—)、VB(+)与VB(—)的平均值应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VA(+)——某种读数组合中VA(+)的平均值(V);
VAi(+)——某种读数组合中第i个VA(+)数据(V);
VA(—)——某种读数组合中VA(—)的平均值(V);
VAi(—)——某种读数组合中第i个VA(—)数据(V);
VB(+)——某种读数组合中VB(+)的平均值(V);
VBi(+)——某种读数组合中第i个VB(+)数据(V);
VB(—)——某种读数组合中VB(—)的平均值(V);
VBi(—)——某种读数组合中第i个VB(—)数据(V);
i——某种读数组合中数据的序号;
n——某种读数组合的数据个数;
k——规定的测试时间段内全部读数的总次数。
2 建立直角坐标系,使坐标系的纵、横两轴分别与本标准图A.3.1中的ac、bd相对应。将计算出的四种读数组合的平均值分别记入坐标中,然后利用矢量合成法分别求出矢量和,则地电位梯度的方向为沿矢量和指向坐标原点的方向。
3 将计算求得的矢量和的大小除以对应的参比电极间距,得到地电位梯度。
A.3.3 应沿着某一干扰段分别选取几个地点进行地电位梯度的大小和方向的测试,进而判断杂散电流源的方位。